第100章 梨园兴衰传奇(1/5)
清末民初,在古城西安,“瑞祥戏园”名震西北。戏园班主常鹤年,是秦腔界的泰斗,他对秦腔艺术钻研极深,造诣非凡。常鹤年膝下无子,却有两个如明珠般的女儿,长女常玉容,次女常玉婉。常玉容长相明艳大气,嗓音高亢激昂,是唱正旦的好苗子;常玉婉则生得秀丽温婉,声线婉转悠扬,擅长小旦。姐妹俩自幼在戏园中耳濡目染,对秦腔的热爱深入骨髓。“瑞祥戏园”凭借着常家姐妹的精彩演出,以及常鹤年对剧目的严格把关,在西安城风头无两,每逢演出,戏园内外人山人海。
然而,时代的变革如汹涌浪潮,西方文化和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让传统戏曲举步维艰。电影放映厅在西安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引了大批观众,“瑞祥戏园”的生意一落千丈。
此时,一位名叫赵崇礼的军阀副官来到西安。他久闻常玉容的美名,对其一见钟情。赵崇礼多次到“瑞祥戏园”捧场,出手阔绰,还送来各种珍贵礼物,试图打动常玉容。但常玉容一心扑在秦腔艺术上,对赵崇礼的追求不屑一顾。
赵崇礼恼羞成怒,勾结当地地痞流氓,在“瑞祥戏园”演出时故意捣乱。他们在台下大声喧哗、扔杂物,甚至打伤了几名演员,导致演出被迫中断。常鹤年前去理论,却被赵崇礼的手下粗暴地推倒在地,年迈的他因此卧床不起。
常家姐妹心急如焚,既要照顾父亲,又要想办法拯救戏园。常玉容决定编排一出新戏,融入当下百姓关心的家国之事,希望能借此重新吸引观众。她四处收集素材,和戏园里的老艺人日夜研讨,精心打磨剧本。
新戏《长安烽火》终于问世,讲述了长安百姓在乱世中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故事。常玉容在剧中饰演一位深明大义、勇敢坚毅的女子,带领百姓奋起反抗。首演当晚,“瑞祥戏园”内座无虚席,许多观众被精彩的剧情和常玉容的精湛表演所打动,纷纷落泪。演出结束后,掌声如雷,“瑞祥戏园”一时间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赵崇礼得知后,更加嫉恨。他买通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查封了“瑞祥戏园”,还将常玉容抓进监狱。常玉婉四处奔走营救姐姐,却四处碰壁。就在她感到绝望之时,一位名叫苏文轩的爱国商人伸出了援手。
苏文轩一直敬仰常家对秦腔的坚守,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财力,上下打点,终于将常玉容救了出来。常家姐妹对苏文轩感激不尽,常玉容也在与苏文轩的接触中,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
在苏文轩的资助下,“瑞祥戏园”重新开张。常家姐妹为了感谢苏文轩,也为了让秦腔更好地传承下去,决定编排一系列宣扬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剧目。她们深入民间,收集素材,将关中地区的民俗故事、传说改编成戏曲,深受百姓喜爱。
可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也受到了战火的威胁。常鹤年深知秦腔在这个时候能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他不顾年迈体弱,带领戏园众人编排抗日题材的戏曲,为抗日将士和百姓演出,鼓舞士气。
在一次为前线将士的慰问演出途中,“瑞祥戏园”的马车遭遇日军空袭。常鹤年为了保护戏服和道具,不幸被炸伤。尽管常家姐妹和众人全力救治,常鹤年还是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
常家姐妹悲痛万分,但她们没有被打倒。在苏文轩的支持下,她们继承父亲的遗志,带着“瑞祥戏园”继续为抗战事业贡献力量。她们的演出从后方医院到前线阵地,用秦腔的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抗敌。
抗战胜利后,“瑞祥戏园”已是千疮百孔,但常家姐妹和戏园众人没有放弃。她们凭借着对秦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