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6/56)
类似,安林制药对他下了行业**。当初之所以选择学医,家境殷实也是一方面,他不着急要回报,只想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辞职后,燕洋虽然找工作屡屡碰壁,但是父母一直没有怨言继续养着他,哪怕是没有工作,燕洋依旧过得还不错。
这就是他眼睛看起来有种不谙世事的单纯感的原因。
但是马上奔三了,燕洋还是有点着急,不想一直在家躺着。
在听到药监局查肝愈康的时候,燕洋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他联系了安林制药的竞争对手,徐舟。
气氛陷入凝滞,陆云曦不急,徐舟也不怎么急。
过了一会儿,还是燕洋先按捺不住了。
“肝愈康的研发我有参与,不过因为有约旦诊所的人接手,所以涉及不深。”
像是下了某种决心,燕洋咬着牙根道:“肝愈康的一期临床其实是没问题的,当时召集了一百例志愿者,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良好,安全性是没问题的。”
陆云曦抬眸看向他,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到了第二期,又找来了一百例适应症状的志愿者,为第三期的临床实验确定了给药方案。”
燕洋声音越来越低:“到了第三期临床实验,药品的疗效确实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甚至超过了五叶片。”
徐舟撇撇嘴,没有说话。
“不过副作用也很明显,可约旦诊所的人为了能让药监局成功审批上市,伪造了实验数据。”
徐舟心底大为震撼,他慢慢坐直了身子,不动声色看了眼旁边的陆云曦,朝她使了个眼色。
陆云曦略微摇头,示意他先不要着急。
“你的意思是安林制药给出的关于肝愈康的原始资料以及临床数据都有造假?”
“是!”燕洋搓搓脸,“这也是我坚决退出实验团队的原因,我接受不了。”
虽然早有猜测,亲耳听到感觉还是不一样。
徐舟刚想问他有没有证据,陆云曦看了他一眼,话卡在嗓子眼,又咽了回去。
肯定是没有证据的,不然安林制药不可能同意他的离职申请。
只能他们自己去核实。
“我会好好考虑。”陆云曦说,“你留个联系方式吧。”
燕洋也不气馁,他和陆云曦互相交换了手机号以及微信,又聊了一些关于安林制药的事,他接了个电话,率先离开了茶楼。
走的时候急匆匆的,脸色也不太好。
徐舟看懂了陆云曦的意思,发了条信息出去,让人跟过去看看,别是出了什么事。
“小师妹,你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吗?”徐舟努力平复心绪。
要是燕洋没说谎,那说明他们的排查方向没有错,更何况约旦诊所也有数据造假的前科。
“十有八九吧,数据造假以前在国外挺常见的。”陆云曦咬了一口绵软的山药糕,脑海里突然想起谢逾也吃过这个。
“当时国外有一款新型止痛药,别的药药效只能维持三到四个小时,而这款止痛药因为加入了缓释成分,所以延长至了八个小时。”
“可过了这八个小时,参与临床实验的患者疼痛难忍,并且要求加大药量。”
“但这个研发团队依旧按照之前的疗效报了上去,最后也审批成功了。”
“这种情况不胜枚举,在靶向药行业新药审批过程冗长繁琐,就会有人动歪脑筋。”
陆云曦说:“安林制药很有可能就是在约旦诊所的示意下,篡改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