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47(24/28)
所说。去找些在前朝服侍过的老人来。”姬有光压着火气说道,命人去寻人。“没错,这些确实都是当年长公主常用的东西。”
“镇北王,您可听见了?”姬有光看向旭烈格尔,“这些东西都是我的母亲,琼室长公主留下的遗物。您还有什么不安心的吗?”
“中原的皇帝登基不是还要一块石头印章吗?”
“镇北王说的可是玉玺?”不知道旭烈格尔意欲何为,姬有光尽可能耐着性子应付对方的各种要求,“这血纹玉玺也是从琼朝传下来的国之重宝。”
说完,姬有光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玉玺拿了出来。
“天子所佩为玺。镇北王,这是我大夏的国事,您过问到这儿已经足够了吧。”段博荣语气多了几分不悦。
然而旭烈格尔像是没有听见,继续自说自话:“谁知道这是真玉玺还是假玉玺?”
“旭烈格尔。”姬有光显然已经对男人“挑刺”的行径忍无可忍了,“镇北王。”
“说起这玉玺本王倒是亲眼见过。”旭烈格尔不慌不忙从金阶上走下来,“当年先皇帝封我为镇北王时,邀我去御书房谈话,当时就像我展示过这枚国之重宝。本王记得这玉玺并非完璧,在下侧一角上有一处磕破的瑕疵。不知道你手上这枚有没有?”
从皇后手里骗来玉玺后,姬有光还未仔细观察过。原本他还以为旭烈格尔是故意找茬,没想到他低头检查,发现自己手里的玉玺还真有一处这样的缺口。
姬有光深吸了口气,将手里的玉玺举起:“镇北王所言不错,确实有一块瑕疵。可见这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除了物证,可还有人证吗?”
“琼室之变都多少年以前的旧事了,经历过那场变故有几个还活着?”段博荣说,“镇北王,你这要求未免太苛刻了。”
“好,既然镇北王要人证,那就请人上来。”姬有光说。
没过一会儿,一位老者就在侍者指引下走上大殿。
瞧见来人是刘夫子,林昭昭心又凉了半截,不知道旭烈格尔究竟想做什么。
“这一位就是琼朝帝师刘辙之子,是琼雍帝的伴读,刘子仕。”姬有光看向旭烈格尔,“真正经历过琼室之变的老人,也是镇北王要找的证人。”
“那本王就姑且问问这位刘大人,我们面前的这位究竟是不是琼室最后的血脉。”
刘夫子站在那儿,做了一揖。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并没有直接回答旭烈格尔的问题。
“当年长公主失手磕碰玉玺,琼雍帝将玉玺碎片赐予长公主,命其贴身佩戴,有愿其岁岁平安之意,这是史书上所记载的且最能证明长公主身份的物件……”刘夫子说。
“……”姬有光隐隐感到不妙,他从未在刘夫子口中听到过这段旧事。
“这长公主随身佩戴的信物,玉玺碎片你有吗?”旭烈格尔问。
“我……自然是有的。”姬有光轻轻咳了两声,殿上死侍们的手都落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他抬眸,走到男人身边,侧过头眼神像鹰死盯着旭烈格尔,哑着声发出了最后的警告:“血狄铁骑固然骁勇善战,但自古以来有皇帝在的地方才叫京城。你的手不要伸得太长了。”
“你的母亲当真是琼室长公主吗?”旭烈格尔说,“有那就拿出来。”
“旭烈格尔,你别逼我动手……”
“玉玺在手,却不知其并非美玉。为何迟迟拿不出?”旭烈格尔从姬有光身边走过去,完全无视了姬有光的警告,看向匍匐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们,“因为你根本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