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怀金讨饭(3/3)
祖母八成是让她去听听,好好出一出心里的怨气。
如此一片慈心,瑶光怎么忍心辜负呢?
她不但要听,得了机会还要再添点油、加点酱,好好替新鲜出炉的王举人传传名。
听说县太爷派来伺候准女婿的下人,已经有个三十多岁的小厮跑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是跑回他真正的主人那里去了。
王郅还是太年轻了,以为连卖身契一起给了,这些下人就真的属于他了。
岂不知那些家生子们,一大家子都在人家手里捏着呢,怎么可能因为一张卖身契,就真对你死心塌地?
到了镇上之后,傅安先把牛车存在一个相熟的牛贩子那里,给了对方两个三合面的饼子做报酬。
对方一开始推辞不要,还佯装恼怒说傅安是看不起他。傅安连说没有,又说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若是再推辞,下次就不敢找他帮忙了。
一番推让之后,对方才满脸不好意思地说:“那兄弟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权当是傅二哥贴补我了。”
瑶光旁观了一场社会教学,暗暗惊奇于二叔和外人打交道时,完全不同于在村里时那样憨厚沉默。
当然了,作为跟着的小辈,尽管瑶光大半张脸都被斗笠遮住,依然得到了好几声情真意切的夸赞。
虽然她也不知道,第一次见面的人,她只依着礼数打了个招呼,对方是怎么看出又活泛又贤惠的?
但商业互吹嘛,上辈子还是见过的。
这个时候,她只需要安静地垂头微笑就可以了。
存好了牛车,傅安便把包着五匹布的大包袱抗在肩上,招呼瑶光:“瑶娘,咱们先去布行把布兑了,叔再带你去集市上逛逛。你好几年不来了,还不知道南市那边新来了个卖珠花的吧?”
瑶光道:“是不知道,这两年才来的?”
“嗯。”傅安道,“据说她是从江南学回来的手艺,但八成是个噱头。若真是江南的手艺,早开铺子去了,还能在集市上摆摊?”
自从天下的商业重心转移到江南之后,南方出产的各种花样都成了潮流的引领。便是京城里的贵人们,也喜欢南方的绸缎和刺绣。
不过,瑶光想到自己抱着金山也只能和全家一起要饭的处境,觉得那卖珠花的女子所言,也不一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