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善男信女(3/3)
请专人教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乃至四书五经、破题做文。为的就是给读书人培养知音。人家自然不是做慈善的,肯花这么大的本钱培养,肯定是因为市场上能让他们成倍赚回来。
那些花更多钱买回来的人,却很少是自己受用的,多半都以“女儿”、“妹妹”的名义送入了高门大户之内,为他们谋取更多的利益。
在王郅心里,傅瑶光一介村姑,自然是不能和那些精心培养的才女们相比的。
但他们家有所图,若是势在必得,就怨不得人家狮子大开口。
“五百两?”许氏到抽了一口凉气,“那都能打个银人儿了吧?一个村丫头,哪值那么多银子?”
更重要的是,王郅的岳家虽然资助了一些,同县的乡绅也都送了贺礼。但这些钱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呀。
许氏梗着脖子说:“我儿可是举人老爷,将来是要中状元做翰林的,傅家丫头到了我们家,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九叔公暗暗撇了撇嘴,反问道:“那你先前怎么没和傅家人说通呢?”
一句话堵得许氏哑口无言。
这时,九叔公的儿媳妇端了几碗面茶过来,许氏母子不约而同露出了嫌弃之色。
儿媳周氏把面茶往三人面前一放,回到厨房就忍不住和婆婆小姑吐槽:“才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呀?就忘了从前到咱家借粮食的事了。刚出锅的面茶,多好的东西?还配不上他们这等贵人了?”
“嫂子,怎么回事?”小姑王灵凑过来问。
周氏就把方才自己送面茶,人家当场面露嫌弃的事说了。
王灵目瞪口呆,半晌才道:“这做了举人老爷的,就是不一样哈。”
婆婆吴氏一边纳鞋底,一边冷笑道:“刚吃饱就砸锅,我看他们这富贵长不了。”
王灵嘴快,“那爹还……”
被她娘的眼睛一瞪,王灵立刻捂住嘴巴,躲到嫂子身后吐了吐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