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食文曲星之肉,可得长生?(元旦快乐!)(2/4)
了老孟几份金光寺的送子汤药,至今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
矩州城是如今黔南省的省会。
播州杨氏在黔南省叛乱,震动西南。原岭南省布政使周汝才临危受命,做了黔南省巡抚,并临时执掌西南三省的军事大权。
自来是天下未乱蜀先乱。
播州杨氏的叛乱如果处理不好,必然震动巴蜀,由此动荡天下。
周大人前脚刚到矩州城,没过几日,外甥女婿徐六首便到了。
两人不但是亲戚,更有院试的师生之谊。
如今徐青是以翰林修撰领西南三省监军道的差遣,虚领兵科给事中的官职,有参赞军机之权。
实际上等于是兼领了内官监军和巡按的差使,典型的位卑权重。
以他如今的资历和光环,得到这些差遣是理所当然的。
简而言之,用演义的话来说,周大人是主帅,徐青则是军师孔明的地位。军中大小事务都可以参与过问。
而且徐青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一帮子兄弟。
这些复社社员,不少还是举人。
他们本身也带有家丁护卫,凝聚起来,也是一股有用的战力。
周大人对比了一下子自己临时招募的巡抚标兵,还不如人家小徐的复社弟兄。
“舅父,如今形势怎样?”一老一小来不及叙别离之情,直奔主题。
周大人登时大吐苦水,“军屯和商屯都烂根子了,我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徐青对此倒是早有预计。
国朝初年设置卫所制度确实有大用,当时在北方,号称养活大军二十万,不费老百姓一粒粮食。
但是到了如今,卫所产出的军粮,根本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而且国朝初年,还有开中法作为军粮补充。
那就是利用商人出钱出粮,帮助开荒或者转运粮食,然后给商人发盐引,使其谋利。
到了几十年前,由于盐法败坏,当时的首辅直接废除了开中法,一时间倒是得了些许好处,号称孝宗中兴,结果后患无穷。
现在各地边防的军粮,都需要征调民夫,并且加税在百姓身上,如此一来,更是加重百姓负担,加速土地兼并。
所谓中兴,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实际上,不触及根本,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效果一向都是如此。
前人留下的烂摊子,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来找出路。
周大人现在是空手变不出钱粮来。
好在朝廷控制西南,关键在于军事险要之地的城池,平叛很难,但是叛军要攻破几个关键险要也是无比艰难的。
只要控制住矩州城不丢,杨氏的叛乱就大不到哪里去。徐青听了舅父大吐苦水,随后安慰道:“黔南省四大土司播州杨氏综合实力最强,但军事未必及得上水西安氏。何况还有水东宋氏,和思州田氏两大土司家族。杨氏现在叛乱,我听闻消息,其他三家都是按兵不动的。因此平叛虽然从局面上看起来很难,却未必不能通过外交来解决。”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现在朝廷能给的支援不多,而且也很慢,暂时来看,得从其他方面入手,先稳定局面再说。
周大人:“公明从京师远道而来,消息竟然如此灵通?”
徐青拿出一份册子,说道:“这是我出发前,首辅给的黔南土司资料,我自己也有派人查探过。大致的局势还是清晰的,不过要操作起来,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我和舅父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