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文曲下凡,殿试无敌(求双倍月票)(6/6)
会拖后腿。户部现在是首辅的得力干将陈复,有他做这次平叛的后勤,首辅更放心。
这老家伙做事,当真是环环相扣。
看来杨氏叛乱的事,早在对方预料之中了。
徐青对于首辅的治国能力,内心着实是越来越佩服。步步为营,既操切,也不会步子跨得太大,唯一的弱点就是手上的人,素质偏低。
但首辅这种级别结党太过,反而很难做事,因为老皇帝处于那个位置,不会任由首辅形成私党。
现在的变法派,多以投机者为主。
在这些不利条件下,做成这般模样,着实非常了得。
徐青相比起首辅,在于他起家之时,就做好基础了,而且名位偏低,没有首辅那样的顾虑。
但随着徐青的名位提升,也必然要面临这样的阻力。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所以老皇帝不会太忌惮。
徐青心里计较清晰,随即落笔。
既然是策论,文采都是次要的。徐青也是旁征博引,从实际出发,说了平叛的诸多关键,以及相应对策。
这篇文章不讲义理,而是对症下药。
除此之外,由于徐青博闻强记,还弄了不少从文渊阁记下的相关数据,对于播州的地理、风土、人情,都从数据上直接反映出来。
在他的策论里,一个小型政权的方方面面信息,都直观反应,好似能在看到文章的人脑海里,直接形成沙盘图案,再清晰不过。
殿试的人数不多,而且策论文字一般不过几百字。
只有徐青,写下了上万字的策论。
这一次,徐青是最后一人交卷,但是字数太多,十分明显。
接下来便是走流程阅卷,出排名。
徐青在殿试结束之后离开。
他心情一阵轻松。
穿越数载,马上就要连中六元。
无论是洞房花烛,还是金榜题名,更或者求仙问道。这一辈子的精彩胜过前世不知几百倍,无论如何都值了。
他心中有一种大圆满的情绪滋生,对于宿命之劫的忧虑,如纸上云烟般消散,再无足轻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