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2/33)
起长大的。他记得斯芬特叔叔曾经是一位虽忙于工作却深爱着自己独子的父亲,记得马尔塞尤父子在有限的相处时光中曾经有过的温馨日常, 也记得贯穿了这对父子人生的矛盾。
当然,罗伊斯没有旁观那个雨夜, 马尔塞尤父子爆发过的激烈争吵。
但是马尔塞尤父子反目的当天夜里, 罗伊斯是被埃里希的电话吵醒的。刚刚与父亲决裂的青年,声音里带着愤怒和隐隐的哽咽, 和最好的朋友倾诉到天明。
然后就在第二天,罗伊斯直接向教练请假, 无证驾驶但是驱车赶回多特蒙德, 亲自安慰刚刚和父亲决裂的好友。
说来有些奇怪,那时埃里希身边分明有稳定交往的女友,但是他选择的是向罗伊斯倾诉心头的苦闷。
但或许也不算奇怪?
毕竟, 彼时还在门兴的罗伊斯, 依旧是埃里希最好的朋友,以及他最牵挂的人。
于是, 罗伊斯得以从埃里希的叙述里, 还原了那个雨夜的故事。
当然, 他一贯是无条件站在好朋友兼暗恋对象那边的。
埃里希说“我一定要踢球, 我要做世界第一!”,罗伊斯说“好!”
埃里希说“以后EM求着我代言我都不接!”, 罗伊说“好!”
埃里希说“以后我拿金球奖你拿银球奖!”,罗伊斯说“滚!”,罗伊斯说“凭什么不是我拿金球你拿银球?!”
然后,两个说了半天也骂了半天的青年,忽然齐齐笑了出来,滚作了一团。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很多话都过分孩子气了。
但是当时,二十一岁的埃里希和罗伊斯,就是那么真切地相信,这一切都是绝对会发生的。
但是在那之后,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压在了埃里希的肩头。
这个曾经只想为多特蒙德踢球的赤忱少年,背负着与唯一的亲人反目,以及放弃唾手可得的巨额家产的负担,逐渐忘了自己来时的路。
父子反目之后的最初几年,在多特蒙德还能拿到沙拉盘的时候,在多特蒙德距离欧冠之巅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埃里希兴致勃勃地盼望着和心爱的球队、最好的朋友一起站在世界顶端,给那个“不尊重他梦想的臭老头子”好看。
之后的两年,在心爱的球队逐渐沉沦的时候,在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转身离去的时候,埃里希也还能勉强维持这个梦想。
但是他所期盼的,已经从“和心爱的球队一起站在世界之巅”,变成了“自己成为最佳球员,再带着心爱的球队站在世界之巅”。
于是,可以想见的,在俱乐部荣誉无望的情况下,埃里希对于世界杯抱有无比巨大的期望。
毕竟,在俱乐部荣誉无望的情况下,获得国家队的至高荣誉或许是埃里希拿下个人奖项的最大机会,或者说唯一机会了。
罗伊斯也知道这些。
即便自己因伤无法跟上心上人的脚步,罗伊斯也依旧希望埃里希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埃里希发现自己在拿到国家队做到最好之后依旧无缘球员的至高荣誉,这个曾经对多特蒙德满怀热爱的少年,终于对“拖累他”的母队心生怨怼。
埃里希找不到路了。
这个对足球寄予了过多期望,也承担了过多压力的青年,逐渐偏执。
他开始谋求转会,开始沉迷于女色,并且逐渐与心爱的球队,与最好的朋友,与曾经的梦想……渐行渐远。
罗伊斯心痛如绞,却没有立场也没有权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