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8/33)
是间谍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德然明明也是大儒卢植的弟子,却自降身份过来经营书舍,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于是三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德然又道:“既然你们要买这么多的纸张、书册,不如我带你们去找兄长直接谈,说不定还能谈个更便宜的价钱呢!顺便也让你们看看,兄长最近忙碌的成果。”
孙乾和高诱对视一眼,有些犹豫:“我们去,会不会不太方便?”
刘德然知道他们是误会了,赶紧解释道:“没什么不能见人的东西,你们不用担心。而且,这些东西兄长本来就是要亲自带你们去看的,只是实在忙碌,还没有抽出空闲来。今日我带你们去,正好也了却了兄长的一番心事。”
于是,刘德然带着孙乾和高诱走出城外二十里,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印刷工坊。
【作者有话说】
注1:一些资料显示,280年左右左思写《三都赋》的时候,一刀纸大概在800-1000文之间。唐代麻纸一张20文,宣纸一张50-100文。考虑到技术进步会使价格降低,文中设定东汉时期左伯纸一刀卖3000文,麻纸一刀卖1500文。一刀设定为40张。
注2:熹平石经只刻了六种经典,但《春秋》收录了左氏和公羊两种版本,所以一共是七本书。
注3:《中国出版史研究》中,唐代抄写一卷书的价格是一千文。考虑到东汉时能读会写的人肯定比唐代少,价格应该会更贵,因此本文中设定为抄写一卷书需要两千文。
第70章 当为圣人
印刷工坊设在城外二十里的河边, 阿备的部曲就驻扎在旁边,隐隐有保护的姿态。
进到工坊里之后,孙乾和高诱终于明白店小二口中的“印刷”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一个工人先将一块用阳刻技法雕了字的木板固定在桌面上, 然后用刷子在上面先刷上两遍清水,等整个雕板都湿润了以后,再用大圆刷子沾取墨汁将其均匀的涂黑;接着再取出一张空白的纸覆盖其上, 用长条刷轻刷纸背, 雕版上的字迹便被清晰地印在了纸上。
等一张纸印好了之后,直接将另一张空白纸放上去,再刷一遍,便又迅速地印好了一页。速度极快。
哪怕加上最开始的准备环节, 以及时不时重新上墨所花费的时间, 总的算下来, 平均印一张纸也不过用了十数息。
“一炷香能印三十页,一个时辰就能印三百六十页。如果一天印三个时辰,一本书是两百页, 那么一天就能印五本书, 一天半就能印出一套太学六经。”孙乾在心里迅速地算了一遍, 不住地感慨,“太快了, 实在是太快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工人的产出。
放眼望去, 整个工坊里至少有二三十个工人在一起印刷, 还有二三十个工人在配合作业。这群工人一个月的产出到底有多少, 简直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恐怖数字!
见到了印刷工坊堪称恐怖的产能之后,孙乾和高诱终于明白刘备为什么敢于给太学六经定下那样一个低到令人发指的价格了。
同时, 孙乾和高诱也不禁感慨万千。
都说读书艰难。这“艰难”二字, 不仅是指经文晦涩难懂, 更是指经典一书难求。
好的古本、孤本,都是被世家大族们紧紧地攥在手中,只给族内最核心的子弟阅读学习的。外人别说是求借细读了,就是看上一眼都难。
蔡邕等人树立太学石经,虽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书籍的垄断,但大汉王朝幅员辽阔,又有几个人能够凑够路费、千里迢迢地赶到雒阳去抄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