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37(48/54)
旨来夺的人,他们倒要睁大眼睛看看,那帮人是怎么在凌湙的手中铩羽而归的。这个鳖,他们吃定了。
凌湙捧着茶盏沉思,也觉得朝中那些大佬的这步棋有些臭,可他从不敢掉以轻心,多谋善断中的多谋,常能帮他规避掉一些不着眼的坑洞,因此,他一样没将这看似儿戏之举,给轻易忽略过。
殷子霁从旁倒提供了一条思路,他们合作的时间最久,对彼此的习性也非常清楚,因此,常有不谋而合之想。
殷子霁道,“朝中约莫是想逼主上抗旨不遵,尔后便也有罪名褫夺您的尊封,主上,王爵易得不易守啊!”
哪怕这个王爵本身带有轻视之意,一无世袭制,二无封地忧,可王爵就是王爵,它本身所拥有的号召力,不因其带有的贬损之意而消减,相反,对于豪无根基者而言,这已经是个极好的开端了。
凌湙有根基么?
在很多人眼里,他没有,他的身份至今还是个罪臣之子,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外人眼里,都是建立在武大帅父子的青眼有加上,便是北境兵权的移交,也被多方认为是武大帅病糊涂后的糊涂之举。
义子与浪子一字之差,根基相同,都属无根浮萍般的野生人种。
所以,他得王爵的含金量,远比本身就拥有很多的人更重,就像武大帅说的那样,有了这个王爵,凌湙才有与人上桌吃饭的资格,否则谁会把他放眼里呢?玩都不会带他玩的。
当然,若他愿意向天下公布其宁侯府子嗣的真相,可这样一来,京中的宁侯府便成了现成的人质,朝中大佬和监国太子会极其兴奋的拿那一家子人的命,来与凌湙谈判交流,届时,情势往哪边倾倒就不可说了。
可他们都清楚,凌湙不会为任何人或事动摇,尤其京中的宁侯府,有帮扶义,却不可能有搏命举,如此,那一族的人命但有个三长两短,朝廷顶多会背个滥杀之名,反正这些年朝廷的名声已经废了等同于无,再背个冤假错杀的也无防,可凌湙不行。
凌湙一旦背上个漠视宗族,罔顾族人性命的凉薄名声,他以后的招贤纳才之路,便会被堵死,天下惜名的文人墨客们,不会来投,有风骨在身的大豪家们也不会来投,对于即将步入争霸的长远之路来讲,这不是个好事情。
尽管凌湙没有提过剑指天下的话,可一众部属从他封王起,就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要想保住这个王爵,不被清算或随意褫夺,就得将今后所有可能的变故算在内,包括与几位皇子开干。
武大帅考虑的一点不错,实际上的王爵,就是要比单纯一个皇子名头强,起事也能占个顺应天命之词,优势大好。
所以,自暴身份的事,现在不能干。
这就又绕回到了前面的老路上,是抗旨不遵,还是抗旨不遵,亦或者就是抗旨不遵?
等到朝廷出尔返尔下旨褫夺王爵封号时,干脆直接起事得了。
一厅堂的人都将眼睛盯在了正中首座的凌湙身上,包括刚从并州城头上下来的武景同,磨搓着刀柄的手来来回回,脸黑的就像被人踹了一脚似的,嗡声粗气的一拍几面,“我看他敢来,我剁了他。”
他一出声,便有人响应,其中幺鸡最大声,也把桌几拍的砰砰响,“我早看他不顺眼了,顶着五爷的身份在京里吃香喝辣,现在竟然还敢觊觎五爷手里的兵权?嘿,小子估计嫌命长,来,叫他来,看大爷不弄死他,扒皮宣草做灯笼。”
他当了十来年刀头,从小爷一路被人叫到了大爷,如今也是北境一号人物,都知道他是凌湙面前最能说上话的部属,对他也是捧着居多,好在他自己清楚自己智商,一有感觉要飘,就会跑凌湙面前来找一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