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还得是《石头记》(3/4)
感悟,实在令老朽疑惑!”不愧是经常写小说的行家,这么快就看出了《红楼梦》半自传体小说的本质。也正因如此,华英雄才会直接将这本小说拿出来。毕竟历史的进程已经开始偏离原本的轨道,那么曹雪芹此人,定然不会再有原本历史上那种经历,也就不可能再写出这本《红楼梦》。这也是古典四大名着中,唯一会受到此影响的一本,现在拿出来,也算是一种补救。
看华英雄若有所思,罗先生有些惶恐:“是老朽唐突了!老朽并非质疑公子之才华,只是有所困惑。。。老朽罗本,字贯中,乃是一介穷酸秀才,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原来是罗贯中老先生,久仰久仰!”华英雄回过神来,拱手道:“在下华英雄,只是尘世中一个迷途的小书童。正如罗先生所想,此书并非在下所着,而是在下一位故交托付给在下的。此书在他生前未能发表,我在整理之后,才印刷成册,不过还未经朝廷审查,没有发表出去。并且,此书的结局,他没有写完,要如何结尾,在下也一直在犹豫之中。”
华英雄这么说,也是暗合了罗贯中的经历,他就是替先师施耐庵整理并发表了《水浒传》。只是《水浒传》的内容,在这个时间点,恐怕有点难发表出去。
“原来竟有这般故事,华公子实乃大善!”罗贯中正色道:“若华公子不弃,罗某愿将华公子引为知己,平辈论交,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一个年长的洒脱文士,愿意跟小年轻平辈论交,已经是非常给面子,华英雄也有求于他,自然不会拒绝。人人都说“文人相轻”,不过那主要是指文章上的比较,其他的时候,对于有类似经历的文人,一般态度会是“惺惺相惜”。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华英雄说道:“在下家中也薄有资财,若罗先生以后有作品想要发表,在下亦可襄助一二。”
“那就有劳小友了!”罗贯中已经换成了更亲切的称呼:“依老朽看,小友此行,并非只是为了给老朽看这本书吧?”
“罗先生慧眼!在下此行,是对先生仰慕已久,正好来到此地,必要拜会一番。”华英雄说道:“此外,在下也是受家祖所托,寻访吴王旧部。”
此话一出,罗贯中警觉起来:“小友说的吴王,难道是。。。”
“张士诚!”华英雄肯定道。龙凤十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被韩宋政权封为吴王,同年八月,由于此前向蒙元讨要吴王封号不成,张士诚自封为吴王。而此时,朱元璋早已贵为天子,“吴王”自然就是指张士诚了。
沉默片刻,罗贯中问道:“小友的祖父到底是何人,为何要寻访张士诚的旧部?”
“还请先生见谅,家祖身份有些敏感,暂时不便明说。”华英雄为难道:“家祖与张士诚有些渊源,此次派我前来,也是想帮他们寻个出路。”
罗贯中脸色稍变,不过仍然没有松口:“实不相瞒,老朽确实跟张士诚的旧部有来往。老朽的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老鳏一个,平时生活上,经常要靠他们接济。不过,此时并非老朽一人之事,因此不能将他们的行踪告知小友。还请小友见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英雄料到罗贯中不会轻易妥协,因此并不介意,欲擒故纵才是更好的选择。
“既是如此,在下也尊重罗老先生的选择。”华英雄站起身,准备离开:“这《石头记》的上册,就留给先生阅览。在下还会在这边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再来拜访先生。告辞了!”